核心課程

論述
意識與智慧
的區別

由喇嘛滇巴嘉晨教授

了義學院总理事

這門課將基于第三世噶瑪巴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杰(1284-1339)著作意識與智慧的區別論 , 阿闍黎喇嘛滇巴嘉晨將先探討心即是妄念的原因也是從妄念解脫的根基。 我們將會領受發現內在智慧的教導。

第三世噶瑪巴是瑜伽行派的重要傳播者, 他的著作意識與智慧的區別論 是其中一部重要的文獻。 It includes his most detailed presentation on how the eight types of consciousnes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four (or five) wisdoms and the three kayas, and also explains why the nature of mind is ultimate wisdom.

著作的引人注目之處:

  • 它提煉了瑜伽行派的廣大傳統之精髓。
  • 意識與智慧的區別論 中表達了瑜伽行派不是中觀的反對者。
  • 這篇精煉的論述,共包括179行, 非常適合現代人在忙碌快節奏生活中學習。
  • 這是藏傳傳統中的原創作品,大師們用印度梵語撰寫評論。
  • 這篇作品是傳統經文和大手印實修之間的紐帶。

在討論外界物體如何在自心中顯現,讓炯多杰强調了佛性的顯空。 後來的西藏大師們會把他的論點和rangtong(自空) & shentong (他空) 創造性的結合,然而在文中作者幷沒有如此表述。

學修結合

如果您對深度學習非常有興趣,您不僅會享受其中,幷且發現這是爲大手印實修打開了一扇窗。 如果您更傾向于禪修練習,您將受益于獲得大手印練習的理論基礎。

關于阿阇黎喇嘛滇巴嘉晨

阿闍黎喇嘛滇巴嘉晨 在隆德寺的噶瑪師利那瀾陀高級佛學院,與竹慶本樂仁波切一起學習,師從噶舉傳承中一些駐世的最偉大的上師。 阿闍黎住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是那洛巴大學宗教研究系的教員組成員,在那裡特別教授以了義學院為基礎的藏傳研究生課程。

阿闍黎與本樂仁波切密切合作,在了義學院領導方方面面,特別是在課程設計方面。 他在全世界教學,也是那瀾陀菩提國際的主要老師之一。

他以甚深的分析式禪修教導和幽默感而聞名。 他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即使是高階教學也能爲西方學生所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