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院課程

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

不管您注册的一期還是全三期,全程三期的佛學院課程都包含在您的學費裏。 所有的佛學院課程都會在綫上綫下現場同步進行,您也可以在綫上學習平臺Moodle裏找到錄播課程 在暑假學院結束後的兩個月裏,您還能無限次地收看和複習佛學院課程。( 哪些課程有中文翻譯,我們將在稍後確認。)

第1階課程

心與心的世界 I & II
(有中文翻譯)

(兩門課連續進行)

資深導師

FRANCIS SULLIVAN

ALISON McKEE

前提條件:向所有學員開放

本課程包括三個主要主題:現量、參與方式和心所。

心與心的世界 I: 量 (BUD 501)
這門課根據佛學量論和佛教哲學教授幷探討有效的認知的標準。 我們將分析我們的意識,幷確定它在多大程度上與觀察到的物體一致。 我們還將研究無錯謬、無欺騙、概念性和非概念性的認知之間的區別。 在禪修層面,這門課程還將爲您提供在禪修中區分概念心和離概念心的工具。

心與心的世界II:心的趨入方式 & 心所 (BUD 510)
本課程以定義、示例、等同和分類的形式詳細介紹對境,這些內容來自攝類學、阿比達摩入門教材或佛法現象學。 我們將探討心的參與方式,幷從心所層面研究心的特定功能。 我們將勾勒心的慈悲或痛苦狀態,以培養前者幷消融後者。

第2階課程

中觀: 中間亦無中間派
(英文教授沒有中文翻譯)

資深導師

ISRAEL LIFSHITZ

前提條件: 完成心與心的世界 I & II (BUD 501 & 510) 的課程。 心與心的世界III & IV 和清晰思辨 (BUD 520 and 530) 課程也是推薦完成的先導課程。

本課程是對中觀哲學的闡述。 我們將探索中觀的根道果,從二諦探索顯相,幷在人無我法無我中培養對空性的確定。 1)在中觀五大因中培養對法無我的確定。 2)在馬車的七層分析中生起對人無我的確信。

本課程基于蔣貢康楚的知識寶藏和阿闍黎喇嘛滇巴嘉晨對該部分的口頭講解。 我們也會使用Mitra Karl Brunnhölzl所著的The Center of the Sunlit Sky 書中的部分內容。

第3階課程

瑜伽行和如來藏
(英文教授沒有中文翻譯)

(兩門課連續進行)

資深導師

善知識KARL BRUNNHÖLZL博士
瑜伽行唯識

SUSAN STEWART
瑜伽行唯識

PHIL STANLEY 博士
如來藏

JIRKA HLADIŠ
如來藏

前提條件:完成心與心的世界 I & II (BUD 501 & 510) 和 中觀 (BUD 610) 課程。 心與心的世界III & IV (BUD 520 & 530) 推薦完成。

瑜伽行: 從二元到無概念的智慧(BUD 602)
在這門課程中我們將在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和世親菩薩的著作基礎上探索印度瑜伽行派的觀點。 主題包括:八識、三性、瑜伽中道、四種瑜伽修行、非概念智慧、佛教中的三身和五智。 我們也將討論瑜伽行派和在印度中觀後期和西藏聖僧傳中出現的所謂的唯識學之間的主要區別。

如來藏: 如來光明之心 (BUD 630)
教授關于佛性的教導,概述如來藏,或者說本覺,覺醒的光明本質,衆生共有的菩提心的觀點。 探索依于彌勒菩薩(約公元4世紀)《寶性論》的關鍵章節,該章節包括三個推理、十個方面、九個類比和爲什麽要教授的五個因。

完成佛學院所有課程

所有基礎中級 課程可以在三年內通過暑假學院
&綫上自定進度課程 組合搭配完成。
有一些高級 課程還開放自學指導學習
以幫助已經完成了基礎和中級課程的學員圓滿所有課程。